2025年7月11日,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了意义非凡的征程,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德胜村,这个曾在贫困中挣扎的村落,因总书记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正展现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总书记的关怀开启脱贫新篇
2017年1月24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走进了德胜村。彼时,德胜村是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全村413户中有212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书记先后走进徐万、徐学海、徐海成等困难群众家中,详细察看住房、生活设施、年货准备情况,与每家人仔细算收入支出账,对照扶贫手册询问扶贫措施落实情况,关心家里还有哪些实际困难。

在徐学海家,得知他因心脏病手术负债且无法干重活,总书记暖心安慰并嘱咐当地干部深入研究因病致贫问题,采取帮扶措施;在徐海成家,总书记一边帮他算账,一边安慰他党和政府会持续关心这样的家庭,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总书记的关怀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德胜村脱贫致富的道路。


脱贫攻坚见成效,产业发展焕新颜
实践团在德胜村看到,村子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德胜村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村里兴建了400千瓦村级电站,并网发电收入让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为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胜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尤其在马铃薯种薯繁育方面成果显著。2017年,村里建起微型薯繁育基地和280个设施大棚,走上种薯繁育产业化发展之路。2021年,全村微型薯种植产值超过1000万元。如今,徐海成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马铃薯种植大户,家里的破旧小平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正当时,未来前景更光明
如今的德胜村,不仅在脱贫攻坚中取得胜利,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平坦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乡村的新风貌。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对未来充满信心。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们深刻领悟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亲眼见证了总书记的关怀给德胜村带来的巨变。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德胜村的未来将更加美好,中国的乡村也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文字丨刘宇轩
图片丨吴穹 高俪萌
校对丨张凯 刘一霖 李琳 王晶晶
审核丨束光辉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