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团建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师生党员赴黄骅旧城镇仙庄片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6-05 】

6月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赴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开展“青春走基层,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党支部书记陈超,党总支宣传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周志慧,党总支组织委员伊云军,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张慧成,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李猛出席党日活动,教师党员褚博文、邵彤彤、梁美丽、滕静及第二党支部20名毕业生党员参加活动。

出发伊始,毕业生党员代表用英语播报了习总书记考察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的新闻。陈超同志结合自身专业,向师生党员介绍了黑龙港地区的盐碱地整治情况和旱碱麦的三大类麦种,即“沧麦”、“捷麦”系列和中科院研究所李振声院士杂育的“小偃”系列品种。这是经过60多年,立足黑龙港地区盐碱地整治,不断进行种子选育的成果,目前仙庄片区旱碱麦田已达7600亩。

党员师生们首先来到旧城镇西仙庄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第一支部书记陈超带领师生党员参观了刘贯一同志故居。此情此景,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师生党员们通过仔细观看故居里的历史资料,了解刘贯一烈士生前的光辉事迹,感受到了刘贯一烈士不忘初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铁骨英魂。

风吹麦浪,碧波荡漾。在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师生党员一行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感受着粮食丰收丰产的底气。陈超同志为师生党员们讲解了盐碱地的育苗过程。黄骅市的旱碱麦生长在盐渍化土地中,“盐碱地上种粮难”曾是粮食生产的大难题。但凭借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多年努力,从颗粒无收到丰产增收,终将农业盐碱地逐步变成“大粮仓”。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引发了师生党员的热烈反响。党员们积极讨论交流,在回程大巴上即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第一党支部

外国语学院教师党员褚博文谈到,师生党员们沿着总书记的路线,看到黄骅美丽的旱碱麦田,看到京津冀未来的前进方向。今后,我们一定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的重要讲话和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优秀的沧交学子应以革命前辈的事迹为引领、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听党话跟党走,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贡献。

外国语学院教师党员滕静表示,不忘“传承”的同时,也要牢记“创新”,比如旱碱麦的科研创新、营销创新等。作为一名青年学子,走出校门后要懂得定位自己。树立文化自信,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外国语学院教师党员伊云军表示,作为2019届毕业生的班主任,希望同学们记住“传承”二字,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时,仍然记得党员身份,牢记党的使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为美丽河北、经济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党支部

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毕业生党员李旖旎表示,非常感谢学院党总支组织的这次调研学习活动,自己收获很多。感触最深的不只是盐碱地上金黄的麦田,还有刘贯一烈士的故居,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要把使命担在肩上,努力学习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纪检委员李猛同志说道:“麦田种植技术的改良使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刘贯一烈士故居使我们接受了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我们毕业生党员走出校园,要做麦田的守望者,多关注国计民生。”

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周志慧谈到,过去的三年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党员干部们立足本心,扎实奉献,听从党的指挥,跟随党的步伐,身体力行传承我党的优良传统。今天,随着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希望同学们继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之任为己任,将家国情怀体现在每一件事当中。

在返校后,党员学生写下了学生日记,记录下自己在这次调研学习中的体会。纷纷表示今后仍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的奋进青年。